初探烏洲塘

25/12/2009 - 天晴,極大煙霞

已有一段日子沒有到偏遠的東北地區了,於是走遠一點,嘗試探遊烏洲塘。由烏蛟騰起步,走上下苗田上大峒,續過觀音峒鹿湖峒,然後接荒徑走至烏洲塘地帶。原想出海邊過紅石門作回程,但因路徑不明,兼時間不足,只能走至花籃坑頂便放棄了。雖然總算來到烏洲塘,但未能完全探索,亦未能踏足海邊兼順遊紅石門,結果被迫循原路回歸,這趟行程也可算是失敗了,要留待日後重遊。

烏洲塘,又叫戶洲塘,位處新界東北,為紅石門村以東的荒村,除了坐船直接前往的簡單辦法外,便得走漫長山徑方能到達,難怪現在已成為偏遠廢地,極少遊人。難得冬日不太冷,便嘗作探遊,由烏蛟騰出發,先走上下苗田,續登橫嶺,接上山脊上的船灣淡水湖郊遊徑。可惜煙霞極大,四周景致迷濛,站在山嶺,連鄰近的吊燈籠也幾乎看不見,間中還聽到印塘海上的船笛聲。沿徑直走觀音峒,見那地標牌,方留意到觀音峒也叫Mount Newland,何解有此英文名字,有待考據。其實新界不少地名的英文名稱,並非由中文名字直譯而來(如沙頭角海的Starling Inlet、紅花嶺的Robin's Nest、和擔柴山的Mount Hallowes等),可惜似乎沒有人作有系統的整理,以查究紀錄這些名稱的由來。(後記:Mount Newland是以早期新界測量師W.J.Newland命名,而Starling Inlet則是以香港開埠時英軍艦HMS Starling命名)

過了紅石門坳,續登上鹿湖峒,然後離開郊遊徑,直行前往跌死狗。過去一直以為跌死狗為從鹿湖峒下走鵝髻頂的石級路,但後經查究,似乎應是指鹿湖峒以東的295米山頭。從這山頭下,山徑有點崎嶇,回望更見赤紅巨石,聳立山頭,相當有氣勢。下降至山坳澗道,見有分岔小徑,應可通往烏洲塘,但原擬走山上的脊路前往,於是便繼續上山,走至鳳凰笏西頂,嘗試尋覓地圖上的小徑不果,看來已隱於叢林間,只得回走至澗道,順澗旁小徑前往。這段山徑平緩易走,沿途亦有不少布條指引,倒也明確,經過一開揚平地,略作小休後,便繼續下走,開始沿溪行。至此山徑開始有點若隱若現,須小心覓路,但只要沿澗走,倒也錯不了。續走一段,便見溪旁的石砌田基,應該就是昔日的烏洲塘了。嘗試離開澗道,沿山邊田基間走了一段,相信是可接回上走鳳凰笏的另一山徑,於是便循原路折回。回到溪澗,繼續前行至崖畔,下望可見奇特石橋和水池,這便是花籃坑的花籃柄和壺穴了。雖知溯澗下走可出海邊,然後綑行往紅石門,但因前路未明,亦見時間有限,不宜覓路,於是決定探索至此,在壺穴頂大休。到東北偏遠地區探索,因路途遙遠,單單是由出發地走至要遊走的地區,已花了不少時間(由烏蛟騰至跌死狗,單程已需兩個多小時了),加上要覓路,因此可餘探索的時間實在有限,難怪到此地區的遊人不多。今趟未竟全功,只好等候機會再來,希望有經驗下再走,步伐可以快一點吧。

離開烏洲塘,循原路折回,由於不用覓路,步伐快得多,很快便走上跌死狗。回望連綿山嶺,看著出黃竹角咀的漫漫長路,雖很值得重遊,但路途之遙,真是令人又愛又怕。續過鹿湖峒,接上環湖郊遊徑,步徑輕鬆得多。此際煙霞比早上稍減,可欣賞早上看不到的山下環湖海灣風光,加上無力的陽光,剛好影照在湖中,造成閃閃金光,煞是好看,而這景色竟成為整天行程的最大收獲。至於烏洲塘及紅石門,只好留待他日再來走一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