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菴走馬遊四方

26/12/2006 - 天晴

被陳伯前輩稱為「萬山壓頂,層層翹企」的大菴山,一直是目標之一,經較早前在「漫遊林村山谷群村」時的探路,知道登山起點所在位置,決定去闖一闖。由大菴起步,硬闖樹叢茂密的大菴山,費了不少勁才登上走馬崗。續沿明顯得多的山坡小徑直登四方山,下山順遊梧桐群瀑作賦歸。

有了之前的探路,省卻了覓路登山的功夫。坐車至林錦公路的大菴站,下車後沿入村車路直達大菴村。經過六德書室和附近村居,橫過一道河溪,沿水泥小徑往上走約數分鐘,便來到一群金塔墳墓。登山起點就在金塔之後,在此離開小徑,在布條指引下,轉入山徑,起步往上走。沿途經過好幾處墳地,有些更中西兼備,既是傳統中式山墳,亦有十字架來表達宗教信仰,也算特別。由於不是熱門路線,山徑間或有分岔路引入墳地,必須留意布條指示,小心覓路。

約走半小時,便來到橫跨山野的輸電塔。這兒一帶的草絮長得頗高,在陽光照耀下,顯得金光閃閃。穿過輸電塔,續往前走,山徑開始變得迷糊,亦不可盡信布條。其中一些布條指引入叢林間,雖不至蔽天,但也相當茂密,續往前行,發現再難越雷池半步。嘗試奮力強闖,但漸覺路徑不對,於是循原路往回走一段,再細心觀察,終於覓得正確山徑,繼續行程。可見布條指引,只可作為參考,絕對不宜完全倚賴,還須作現場環境觀察,以作適當決定。如覺路徑有疑,不妨回走一段,以便確定路線,避免深入叢林,欲往回走也可能迷路。

花了一點時間覓路,終於可以繼續沿山坡上走,沿途還可俯瞰隔谷山下的萬德苑。距離雖有點遠,但由此角度看這藏於深山的道觀,感覺也很特別。緩緩往上走,樹叢開始變矮,視野較開揚,大帽山山頂漸入眼簾。經過半小時的行程,終於踏上圓圓山頭,可俯瞰林村山谷的一眾村落。環視四野,在陽光映照下,大帽觀音群山,形成層層山巒,氣勢不凡。再跨過兩個小山頭,終於登上走馬崗,來趟大休。

大菴上走馬,由於是較僻的路線,所以全程也遇不到其他遊人。由走馬崗上四方山,山徑明確得多,穿越山野而行,雖要往上走,但斜度不算大,亦有石級,似是古道,所以只需大半小時,便登上四方山,接上康莊大道的麥徑,邊賞石,邊步下大帽山下的山坳涼亭。

見時間尚早,於是選擇下走林錦公路的方向,順道一遊冬日的梧桐寨。下山山徑很易走,輕鬆下降至分岔路,按路標轉右繞山走至散髮瀑。由於是旱季,水量不多,雖未能看到澎湃的飛瀑,但反而能細味輕瀉的流水,倒也是另一種景致。接著往長瀑,必須下走一段因曾發生山泥傾瀉意外而被豎牌列為危險的山徑。其實那意外已發生於多年前,至今遊人已再沒有理會那警告牌,亦行出了一條新路徑來,雖略有崎嶇,但如不經此路,實在不能串遊眾瀑。如果政府能略作修葺,既可提高安全,亦能為遊人安排一條完整的遊梧桐寨瀑布的路線,絕對是一舉兩得,只是不明白為何至今還未有此安排。

來到長瀑,看著一瀉千里的飛瀑,絕對配得上全港最長瀑布的稱號。相比夏天旺季,遊人稀疏得多,但更能讓人感受那份清靜,並細聽動人的流水聲。續沿山邊小徑,下走其餘兩瀑。中瀑的層層石岩,令流水變成一級級的下墜,十分有趣。反而井底瀑藏於山谷下,顯得暗淡陰森,感覺比其他各瀑遜色。

欣賞過梧桐寨瀑布群,便沿小徑下走至萬德苑,抬頭看看大菴山,憶起早上的那段艱苦覓路經歷,頗堪回味。沿水泥小徑,緩步走至梧桐寨村,穿越村內田野間小徑,踏上林錦公路候車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