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北荒村遊

25/7/2010 - 天晴

去年七月封村前,曾作「重見天日鎖羅盆」遊,事隔一年,再探鎖羅盆,並順道一遊同樣已荒廢的榕樹凹。近日的西貢大浪西灣成為熱門話題,回想一年前鎖羅盆封路清林時,雖也引來一陣子的行山界聲音,但卻未有牽動起社會的反應,不知是大家對鎖羅盆不太喜愛,還是過去一年社會運動已發生了明顯變化呢。去年漁護署只是公布永久封閉鎖羅盆路段便了事,換了是今天,會否作不同的處理呢。其實鎖羅盆封路,和大浪西灣或最新的海下灣,都是相類似的情況,就是在被郊野公園包圍的村落,作土地發展前,該如何確保景觀及生態保育已得到適當的考慮及保障。

從鹿頸起步,沿海邊經過鳳坑谷埔兩村,再跨過谷鎖古道中的尖光峒坳,下走便來到鎖羅盆村。

相比一年前,村內似沒有發生任何改變。封路告示仍在,荒廢村屋仍未見拆卸或復修,仿彿這兒的一切,凝固在一年前的時空,唯獨是剷泥車不見了,或許村民已改變了原先的發展計劃吧。不再被樹林包圍的村屋,在藍天白雲下,猶見古雅,昔日的陰森已盡散,可算是村民除草清林帶來的一點好處。鄉村發展和保育,其界線如何釐訂,實在不易,不過鑒於市民的關注,政府已於九月刊登憲報,將鎖羅盆納入發展審批地區草圖,意味著村民如欲將土地作任何非農業用途的發展,需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。這安排或許是為了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及景觀,但無人打理的郊野,任由雜草叢生而令鄉村重陷榛莽,這又是否算是達到目的呢。至於所設限制,對原村民是否公平,又是另一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
離開鎖羅盆,翻過山坳,來到另一廢村的榕樹凹。這鄉村同樣被荒廢,但由於未見有發展計劃,故社會未對其保育作關注,相信政府也不會加以理會,作任何主動的建議或行動吧。走到村前的海畔堤圍,猶記得幾年前在此尚可遙看村中房舍,但今天不少已被樹叢遮掩,足見大自然變化之快。

沿小徑步回谷埔,見有時間,便探走一會。這兒的松記士多,原來有座小炮樓,約建於1920年代,以往走過無數次,也未有留意呢。走在田野間小徑,穿過寧靜無人的荒廢村落,實在感到社會發展的無情。鄉情和美景,畢竟難敵為求生活而離鄉別井的現實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