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門仔大王爺寶誕

10/2/2008 - 天陰

除了一般賀年拜年和拜車公活動外,新春的第一個節慶應該是在大埔三門仔的大王爺寶誕。由於興建船灣淡水湖,昔日水塘畔的三門仔村遷居至現地漁民新村,至今已超過四十年。每隔三年(據說昔日是每年的),村民都會在正月初二至初五慶祝大王爺誕,算是昔日社祭的一種表現活動。正誕是在初四,主要有村民獻供儀式,於是在中午前去參與。

由於三門仔是雜姓村,並無如新界大族的祖產收入,賀誕經費主要由村民捐獻,故此戲棚神壇四周都貼滿村民的名字。今年每丁為一百三十元,對比1987年時的三十元,足見通脹之程度。村民捐獻中,不少更是來自英國城市(如紐卡素、亞巴甸、鄧飛士、和快富等),可見村民雖已遷居外地謀生定居,但對家鄉的掛念,似乎絲毫沒有改變。

神壇戲棚設在村公所前,自初二中午迎神後,村民便可前往供奉,並欣賞粵劇表演。除了村內伯公外,亦有迎請天后和觀音,正好代表三門仔漁村的特色。接近一時,塔門青年會的獅隊前來賀誕並表演採青,帶出熱鬧氣氛,然後村民準時在下午一時半,在戲班的例戲表演襯托下,進行拜神儀式。其中較特別的是在供品中,除了常見的燒豬和雞外,亦有馬友魚,代表漁村風情。此外,在拜祭完畢時,村民從燒豬面上切出一小片,放在神壇前讓神祇慢慢享用,真是虔誠。

參觀過三門仔賀誕,順道走至附近的汀角村,看看即將舉行的協天宮寶誕的準備情況。戲棚已差不多完成,亦已豎立了大型花牌,在無人的戲棚內,欣賞奇特的光影,很是有趣。汀角是雜姓村,包括林氏、葉氏、彭氏、俞氏等,因此有好幾間祠堂。難得的是村後的協天宮關帝廟,平日大都關門,但不知是否新春期間方便村民供奉神祇,大門開放,有幸入內參觀這所頗具歷史的廟宇。廟內除了關聖外,亦有供奉土地和五穀稷神,並有不少清代牌匾和乾隆年間的重修石碑,其中「碑內無名子孫永遠不得在此讀書」的字句,算是香港獨有。村內老婦十分健談,讓人感受到村居閒適的生活,更對即將舉行的賀誕活動有所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