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塚公墓追思

被埋葬的先人通常是墳墓的主角,但像埋葬無名亡者的義塚,或是同葬多位亡者的公墓,當中的人物,不論有否留名,都易被人遺忘,反而墓塚所紀念的事件,卻往往成為歷史的印記。香港有不少義塚公墓,部份在墳場中,部份散落於不同地方,各自表達著香港歷史的一個片段。時至今天,不少仍有人前往拜祭,但卻不為大眾所認識。嘗試結集過去近十年走訪並較有歷史代表性的義塚公墓,讓大家從另一角度認識一些香港歷史,並欣賞昔日港人樂善好施的精神。

樂善堂義塚秋祭

8/11/2009

位於清水灣道井欄樹附近的樂善堂義塚,建於光緒二十年(1894),為殮葬當時因瘟疫而死的人而設。時至今天,樂善堂總理及其附屬機構代表,都會每年到墳前進行春秋二祭。剛舉行的秋祭,儀式簡短,由上香、獻供、讀祝文至分胙野餐,只是約十多分鐘,但仍能保持著這傳統,已是難能可貴。其中祝文的文字相當優雅,不妨看看讀祝文片段

除了清水灣道井欄樹外,昔日樂善堂在鑽石山也有類似的義塚,但隨著發展已搬走,只剩下「樂義堂義地」碑石,仍保留在墳場草坪上。

佛頭洲釐廠義塚

位處佛頭洲山上的釐廠義塚,紀念於同治十三年(1874)甲戌風災而遇難的十一位拖船人員。由於屬政府官員,因此碑上刻有皇清敕授,有其歷史價值。

大埔萬安義塚

位處大埔頭營盤下村旁的萬安墳,由聯安堂所立,是香港面積最大的義塚。據2009年的重修碑誌所述,此墳始建於1918年,殮葬因戰爭時期餓死的人,並於1937年丁丑風災後,埋葬了當時過千位遇難人士。據說當時颱風在吐露港引起超過6米高的海潮,大埔部份村落被夷為平地,而由於時發於深夜,事先未及預防,故此很多村民被大浪捲走。不過,按上環天后宮的1974年「天后宮碑記」(參考《香港碑銘彙編》),提到「在本港新界上水及大埔築有均安及萬安塚,為收葬興建廣九鐵路時英段沿途所檢獲之枯骨」,似乎源起有點不同。

上水均安義塚

位處上水的雙魚洞均安墳義塚,建於民國十二年,由聯蔭堂敬立。和大埔萬安墳相同,在上環天后宮的1974年「天后宮碑記」中有所提及(參考《香港碑銘彙編》,提到「在本港新界上水及大埔築有均安及萬安塚,為收葬興建廣九鐵路時英段沿途所檢獲之枯骨」)。

雞嶺萬安義塚

位處上水雞嶺村後叢林中的義塚,建於民國三年,由同安堂立。此義塚規模不小,雖似已失祭,但對聯「共和登極樂,大夢得安寧」仍清晰可見,至於關於這義塚的資料,則尚未找到。

逢吉鄉妙覺園義塚

位處逢吉鄉妙覺園內的義塚,是紀念1899年對抗英國政府接管租借的新界時而犧牲的村民,至今每年仍有拜祭活動。

逢吉鄉義塚

在逢吉鄉的雞公山山腳樹林中,有一座沈鎮南堂於民國二十二年立的義塚,相信和上將府的沈鴻英有關,不過其建立之緣起,則未有頭緒了。

嶺南大學麒麟圍義塚

位處嶺南大學內的麒麟圍義塚,立於民國十五年(1926年),收葬著無嗣的村民。墓旁的涼亭,刻有義塚碑誌,可惜部份文字已難辨認了。義塚位在校園內,相信定為歷年學生帶來怪異傳說。

元朗公園水牛嶺公墓

位處元朗公園內,是元朗博愛醫院董事局在1956年為二次大戰時的無主屍骨所設的公墓(據說當時這兒為日軍屠殺抗日份子的刑場,並就地坑葬。是否屬實,有待考究。)

樂富公園侯王宮古墓義塚

位於樂富公園內山坡上,有著一座不甚起眼的小墓碑,寫著民國六年立的「侯王宮各古墓遷葬義...」,據說是安置從昔日九龍城侯王廟後山搬遷而來的古墓。

馬場遇難中西士女墓

位處香港大球場後咖啡園墳場的公墓,是1922年東華三院所建的,以紀念所安葬的1918年跑馬地馬場大火時葬身火海的六百多名中外市民。

大嶼山佛山輪碑

位於大嶼山扒頭鼓北灣崖石上的佛山輪碑,是紀念於1971年颱風露絲吹襲下佛山輪沉沒時犧牲的的88位船員的。時至今天,在長洲的水陸居民盂蘭勝會中,也有到附近海域放紙紮佛山輪的超渡儀式。

嶺南丸遇難者合墓

位於沙嶺,紀念在1944年二次大戰時,從香港開往澳門的嶺南丸,被美軍炸毀沈沒時的死者。

沙嶺墳場永安倉公墓

這是紀念1948年德輔道西永安公司貨倉大火而遇難的百多位公司員工,公墓原位於七號墳場(現順利村一帶),但隨著發展而遷至沙嶺。

和合石墳場東華義塚群

位處和合石墳場的東華義塚公墓區,集合了昔日散處各地卻因地區發展而搬遷的義塚公墓,包括紀念1874年甲戌風災遇難者的「遭風義塚」、紀念1947年西安輪船在港內大火時幾百人遇難的「西安輪船罹難先友墓」、與及從香港仔及牛房義山等地遷至的無名白骨義塚。

西環牛房義山遺址

在和合石的東華義塚群中,其中由牛房義山遷至的先人白骨義塚,原來其原碑尚留在西環觀龍樓附近人工斜坡上,由其標記著「同治八年(1869年)由太平山遷至」,可見先人來由,亦標記著昔日牛房義山的所在。

先人義塚後的小徑旁,尚有另一義塚,可惜已猜不到其故事了。

摩星嶺義塚

摩星嶺一帶為香港早期華人墓葬區,雖已關閉多年,四周亦已發展開路,但仍有不少義塚尚存,包括「四和義會」、「順德」、「三水」、「增邑」、「寧邑」和「廣寧四會」,皆以鄉邑為名。部份仍有人來拜祭,但部份已被掩蓋在茂密樹叢中,其中之一更只得「義塚」二字,和附近的無名墓碑一樣,難考其源了。

另外於何莊附近,有香邑三山義塚,由聯義堂於同治壬申年(1872年)所立,也有點歷史。

雞籠灣潮州八邑義塚

建於民國十三年的義塚,豎有牌坊和涼亭,倒有點規模。

鑽石山東華義塚

建於1950年,將當時在柴灣、何文田、茶果嶺等墳場的東華義山骨殖,遷葬於此,以供拜祭。

荔枝角東華義塚

位於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內的義塚,為東華與廣州兼善堂於光緒二十年(1894年)合建,以安葬因從廣州蔓延至香港的疫症死者。值得留意的是,1894年時,這兒仍屬清政府領地呢。

沙嶺東華義山

東華三院於1962-72年間,將義莊及其他義山埋葬到期無人認領的骨殖靈灰遷葬至沙嶺,以作憑弔。

鑽石山墳場政府公墓

合葬十四萬具無主骨殖的政府公墓,於1951年揭幕,將當時香港各區墳場內無人認領的骨殖,遷葬至鑽石山墳場,好讓後人能在此追思先人,並作永遠紀念。

沙嶺政府公墓

收葬昔日其他墓地遷葬和無人認領的先人。

和合石重葬公墓

將昔日山泥傾瀉引致倒塌的金塔而未能確認身份的骸骨合葬墓地。

市政公墓

和合石

沙嶺

浩園/景仰園

長洲義塚

長洲墳場內有幾座義塚,包括一座由長洲方便醫院(棲留所)於同治十二年(1873)建立來埋葬沒人認領的骸骨,可見其歷史。

荃灣蓮花山義塚

位於蓮花山半山的蓮花山義塚,立於1966年,旁有報恩亭和福德古廟。按《利物濟世》書中所述,由潮籍人士組成的慈善閣佛道社,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發動道眾,收拾香港各區土地開發時掘出的數百具無主枯骨,建義塚於荃灣蓮花山,每年農曆九月十二舉行秋祭。

荃灣福德義塚

1959年因發展荃灣,下葵涌、馬角、三百錢等地的墳墓需遷葬,荃灣鄉事委員會籌建義塚,於1963年在荃錦坳建立福德義塚,安葬無主金塔,每年荃灣鄉事委員會都會來此春祭。

荃灣阿娘壩義塚

位於川龍附近山腰,安葬因七十年代荃灣地區發展而遷葬其他地方的義塚金塔。

荃灣鄉各姓先人金塔靈位

位於響石墳場,收葬九十年代荃灣地區發展而需遷葬的無人認領金塔。

油柑頭義塚

位於石龍拱半山,立於1958年,並於1979年重修的義塚,安葬著昔日葵涌柴灣角和宜合等地的無主骨殖。

青衣義塚

在青衣細山步行徑上的義塚,原位於青衣另一端的金竹角,建於光緒十二年。

粉嶺黃崗山四方百家姓之墓

立於2002年,曾在講座中聽說這一帶是日治時的亂葬崗,因此在此立墓。至於立墓的孫遜,就未知是何人了。

沙嶺宋大峰祖師古人墓

從青衣遷至沙嶺的義塚

馬灣義山

位處大嶼山三轉崗,遙望馬灣的義山,由馬灣同福堂於1966年建立,收葬昔日散布於馬灣各山崗的無主白骨。

大埔龍尾福緣古人之佳城

位於大埔龍尾村附近山坡的義塚,立於光緒三十年(1904年),收藏幾百副骨殖。

沙嶺同福堂義塚

始建於光緒十年(1884年),收葬因鯽魚涌地區發展的山野孤墳白骨,至1953年遷葬至沙嶺,不過是否尚有人來拜祭,就不得而知了。

沙嶺梅大伯公墓

建於同治年間的梅大伯公墓,原位於黃竹坑,因地區發展而於1979年遷葬到沙嶺。

同鄉族群義山

在和合石墳場,分佈著各個族群同鄉會的義山,供後人憑弔。

在沙嶺墳場,分佈著各個族群同鄉會的義山,供後人憑弔。

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墳場中,有東莞先友之墓,供後人憑弔。

香港聖約翰戰爭殉職隊員紀念碑

位於黃泥涌峽道油站附近,紀念二次大戰期間殉職的55位聖約翰救傷隊長官及隊員,每年十一月第二個星期日的和平紀念日(Remembrance Sunday)都會在紀念碑前舉行追悼儀式,向死難者致敬。

華人殉難紀念牌坊

位於香港動植物公園入口的紀念牌坊,是紀念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大戰時殉難的華人,於每年十一月的和平紀念日都會有獻花儀式,向死難者致敬。

中環和平紀念碑

位於中環皇后像廣場旁草坪中的和平紀念碑,為紀念兩次大戰中犧牲的軍人,於每年的和平紀念日,都會舉行悼念儀式,向死難者致敬。這碑建於1923年,而碑上的「MCM XIX」是羅馬數字的1919,代表《凡爾賽和約》的簽訂年份。

鑽石山抗日英魂碑

紀念一批二次大戰時為英軍服務團(British Army Aid Group, BAAG)作秘密工作而犧牲的烈士。

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

於1989年建成的碑園,內豎抗日英烈碑,以紀念參與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村民烈士。

三擔籮抗日英烈紀念碑

位於新界東北的三擔籮,有著一座始立於1951年,後於1984年在現地重建的紀念碑,由昔日東江縱隊司令曾生題字,以紀念二次大戰時壯烈犧牲的烏蛟騰村村民。

至2009年底,紀念碑遷至較接近車路,於2010年9月23日舉行重建落成開幕儀式,舊碑亦隨之消失,成為歷史了。

(制作在繼續進行中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