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碑山下爛泥灣

16/11/2008 - 天晴

港島大潭灣畔的石碑山上,聳立著一道畢直無字石碑,據說是昔日英軍所設,與對岸紅山半島海邊的石碑為一對的。今天輕鬆往遊,並兼俯瞰大潭灣景色。續下走山下的爛泥灣,一訪蓮鶴仙觀。原擬沿海邊順走至土地灣,可惜先在東丫背村幾被狗吻,後在銀坑村被雙犬迫退,只得改走港島徑引水道前往。短遊過後,便乘車前往石澳,閒走沙灘,並兼欣賞天后寶誕的賀壽例戲表演。

前往石碑山,最容易方法,就是從石澳道起步。從筲箕灣坐九號巴士,轉入石澳道便在大潭峽懲教所下車,然後沿石澳道前走。走至一彎位的配電箱,便可右轉進清晰山徑,約走三分鐘,便來到衛星定位參考站。續沿山脊前走,已可看到前方石碑聳立山頭。繼續前走,不需十分鐘,便來到石碑。

這石碑高約九米,用水泥建造,相當堅實,但碑身並無任何文字標記,因此亦有人稱之為無字碑。這碑和在遙對的紅山半島海邊岩石上的另一石碑,構造相同,相信是一對的。至於石碑的作用,有說是二次大戰時,英軍潛艇作為標記,方便進出大潭灣,但按考據,石碑約建於1900年,遠早於潛艇的出現呢。關於這石碑,Dan waters 在「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, Vol. 40, 2000」的《The Two Obelisk in Tai Tam》一文中曾作討論,值得參考,但似乎也沒有結論,看來仍是個謎呢。不過石碑既已過百年,應可列為歷史建築啊。

除了石碑外,也可在此遠眺大潭水塘大壩,景色也不錯。遊過石碑,繼續沿山脊走,山徑也頗清晰,不時也可俯瞰大潭灣,只是樹叢略為茂密,不利賞景。從石碑下走約二十多分鐘,便接回山腰的港島徑第七段。沿港島徑可直走土地灣,但略為沉悶,於是在稍前處走山徑直下爛泥灣,沿海邊走至蓮鶴仙觀。這道觀原建於筲箕灣,於1979年才遷至爛泥灣,現址為新廟,約建於2000年,舊廟則為在旁較細小的房舍。觀內供奉趙太子和呂純陽等一眾祖師,道侶並經常進行功德法事。探遊當天,早上十時已有一場法事準備進行,破地獄的用具亦已擺放好,翻看功課表,當天還有七、八場法事,看來相當忙碌呢。據負責人稱,該廟雖位處海邊,不利陸路前往,但他們備有專船,接載信眾出入大潭灣,而每年年初三有接神儀式,會相當熱鬧。

離開蓮鶴仙觀,沿山腰小徑走至東丫村,看見海邊的昔日機槍堡,可惜都已任由荒廢,一般遊人經過,實在難以明白它們的歷史任務。經過荒廢了的爛泥灣五村互相委員會,便來到東丫背村。這兒可較近距離地望到紅山半島的那道石碑,而海邊的房屋都裝修得很精美,但可惜所養的狗隻亦相當霸道,面對陌生人到來,盡來高聲迎接,其中部份更高及人腰。形勢不妙,正欲退走,一外傭走至,喝止群狗,剛擬問路之際,其中一大狗已張口咬向大腿,並已感到其牙尖觸及皮膚,幸好還未及回應,牠已縮口,可能見外傭在旁吧。猶有餘悸,外傭卻鼓勵可不理群狗,繼續沿海邊走,以免走回頭路浪費時間。人家一番好心,不便推卻,只好硬著頭皮,在群狗簇擁下,緩步而過,終於漸離房舍,牠們才散去。

繞海邊走至下一個村落的銀坑,還未踏上沙灘,兩隻小狗已在灘頭恭候,並吠聲不絕。小心翼翼踏過沙灘,見有兩村民,正好問路並望其喝退雙狗。可惜村民竟指引往山上走,並不建議繼續沿海邊走。見他們似乎對雙狗並未加以約束,亦未知還有幾多狗隻在村內守候,只得打退堂鼓,踏小徑緩登山腰,接上港島徑,繞山走至土地灣。相比之下,土地灣相當熱鬧,為風帆活動勝地,當然亦無村狗來騷擾了。

稍遊沙灘,便踏石級上走石澳道,結束行程,轉車往石澳,去看天后誕的例戲表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