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事遺址追思篇

踏進十二月,當大家都面對金融海嘯而大感困惑之際,可有想過六十多年前,同是十二月,香港人正面對一個更為迫切的困境,就是1941年的日本侵略。相比於戰爭的可怕,現在的經濟困難,實在不值得大家過於憂慮,倒不如放開心情,對我們周遭一些被遺忘的事物,來點認識。於是趁當年戰爭前夕,來幾趟軍事遺址遊,作點追思吧。

第一部 - 松林炮台

6/12/2008 - 天晴

周六的早上,參加了今年剛開幕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的導賞團,一遊這個由三座建於1914–1919年,曾是水務署職員宿舍的歷史建築,以及養殖了各種魚類和植物的生態池及小花園所組成的教育中心,並順道走走龍虎山郊野公園。這個郊野公園功能多元化,除了有不少專為晨運人士而設的設施(如衣帽架)、泡茶設施、以及種植場外,當然還有昔日軍事建築的松林炮台。炮台短遊,為一連串的軍事建築文物遊揭開序幕。

第二部 - 港島東旅西旅走

7/12/2008 - 天晴轉陰

參加了「中華文化促進中心」的戶外考察,一遊第二次大戰香港島的一些軍事遺蹟,特別是當時英軍的東旅和西旅的指揮部和防衛陣地。首站是黃泥涌峽道的西旅陣地,當年守軍在此被日軍狂攻,死守至全隊盡皆傷亡,領軍的羅遜旅長亦陣亡,戰情相當慘烈。現時只遺下當時指揮部的頹垣,以及被填封的機槍堡,以「黃泥涌峽徑」串連這些軍事遺址,讓人懷緬這段香港的戰爭歷史。

至於抗戰時犧牲的士兵,大部份皆安葬於東區的西灣國殤墳場。走訪當天,早上剛舉行過由加拿大領事館安排的追思儀式,因此紀念碑前仍放置著各個花圈。排列有序的墓碑,並未分階級,反映出他們在戰爭中都作出同等的貢獻,只是看到未夠二十歲的青年,便在異地為正義捐軀,實在有點傷感。

至於東旅守軍,指揮部在大潭道石澳道的交匯處,可惜現在為工程項目所阻,希望遲些能重見天日。不過附近的機槍堡,大體結構仍在,讓人可想象當時守軍在此曾準備力阻日軍進攻的景象。接著到附近的西灣炮台,炮台位於鯉魚門渡假村之後的山頭,有小徑繞過渡假村而至。山頂的炮台陣地,可俯瞰鯉魚門海峽,於二次大戰時曾安裝高射炮,對抗敵機。至於如廢墟般的碉堡,大體格局仍在,讓人可瞭解當時為防衛所作出的努力。

第三部 - 繼續松林炮台

13/12/2008 - 天晴

再次重遊松林炮台,今次是參與海防博物館主辦的戰地考察,聽資深歷史及軍事專家高添強先生的講解,對松林炮台又有另一番體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