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幌山瞰印洲塘

18/5/2010 - 陰晴不定

兩年多前曾遊吉澳,嘗登黃幌山不果,始終感到有點遺憾。難得有機會利用沙頭角碼頭,於是乘街渡至吉澳,再探黃幌山,以續這登山旅程。黃幌山不算高,只得120米,但原來登走也頗不易,山徑不太明確,經過茂密樹叢兼忍受免費無限上網後,才能終於登上山頂,俯瞰印洲塘,欣賞筆架和印,墳和鬼的眾洲景色。完成登山,見尚有時間,便登上島北的高地頂,在涼亭享受清風,並遠眺鴨洲及鹽田一帶的景色。

吉澳本身並非禁區,但連接該島的街渡,卻是在禁區內的沙頭角碼頭出發,結果令無禁區紙的遊人無法前往,相當可惜。至於提供街渡服務的,是吉澳天后宮福利渡,由村公所、島民及海外同鄉會集資籌建,船上有著捐款芳名榜,可見此街渡對島民的重要性,而其名稱亦反映著島民對天后的崇拜。船離開碼頭,經過相當繁榮的深圳鹽田區,和仍保持著鄉郊生活的沙頭角港境,形成強烈對比。駛過鴨洲,進入寧靜的吉澳海,見青翠的海岸郊野,似乎禁區的限制,卻又無意中保留著這片大自然,看來地區發展與保育之間的矛盾,始終是難以解決的。

來到吉澳,先往右走,沿吉澳大街,經過民國十六年的修橋碑,來到天后宮。由此踏村徑,經過吉澳老圍和凹背村,接上通往島南的小徑。接近山坳時,鑽進右邊叢林間的路口,沿山徑來到山坡,已見目標的黃幌山。由此循若隱若現的山徑,穿過叢林下降乾坑,來到深灣海岸。由海灣盡頭過對岸,踏山徑走上半山,在掛滿蛛網的茂密叢林間,沿水管環山前進。經過大半小時的努力,終於走至較開揚的山坳,再踏十多分鐘的草坡間山徑,終於登上黃幌山山頂。

站在被視為「羅傘」的黃幌山山頂,俯瞰如「紙」般波平如鏡的印洲塘,欣賞山下如「筆」般的白沙頭咀沙咀,和灣畔的「筆架」洲,連同對岸西流江前的印洲「玉璽」,加上潛於水下,無緣一見的筆架洲左邊「墨硯」石排,正好合成為「印塘六寶」。站在羅傘上,可一瞰其餘五寶,剛才登山時要闖蛛網陣的努力,也總算沒白費。除了六寶外,還可遠眺右邊的鬼洲(鸕鶿排)和墳洲,只是兩島為何得此怪名稱,就不得而知了。至於左方的往灣及娥眉,為印洲塘上兩大島,可惜至今尚未有機會一遊,相信從那邊山頭欣賞印洲塘,應有另一番風味。

在山頂欣賞優美景色,看看偶爾穿梭海面的小船,享受寧靜山野,相當寫意,結果在此休息了大半小時,才起程下山。下降回山坳,不再走蛛網水管路,轉踏向東山徑,跨過小山頭,下降至一片田野,然後覓路接上主徑,步回吉澳大街。經過天后宮,順道入內探遊,向天后報平安之餘,並兼欣賞一下廟宇雕塑,。

回到大街,轉往碼頭左邊,在三聖宮旁踏水泥石級,直往山上走,只需十分鐘,便登上島北的高地頂,在涼亭內享受清風,消消悶熱,並欣賞一直延伸的雞公嶺。可惜今天沒有時間,不能走走這吉澳另一邊山野,只好留待日後才探遊了。據說在天色晴朗的日子,在高地頂可遠眺東平洲和深圳大鵬南澳,故此賣汽水的伯伯極力推薦登臨。可惜今天陰晴不定,還灑了幾滴雨,故只能欣賞較近的鴨洲和深圳鹽田貨櫃碼頭了。悠閒地渡過近一小時後,輕鬆下山,短遊海邊的漁民村,才回到碼頭,等候街渡離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