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風葵坳女神山

20/12/2008 - 天晴

西貢的尖風山和葵坳山,雖有三百米高,卻不太受行山人士的注意。有趣的是兩山有著近似的名字,分別為Hebe Hill和Lower Hebe Hill,加上稍低的Hebe Knoll百米山頭,和白沙灣(Hebe Haven),皆以Hebe為名。究竟以Hebe命名的原因為何,有待考據,但翻閱二次大戰時日本人繪制的香港地圖,均以「女神」稱之,分別為女神山、低女神山、和女神灣,未知是否代表希臘的青春女神Hebe。趁著周末下午,嘗試一登這二山,由蠔涌為起點,經南邊圍上走二山,兼探昔日戰壕,然後下走壁屋。意猶未盡,續沿車路下走莫遮輋和窩美,短遊二村。(後記:按《Signs of a Colonial Era》一書中的記載,原來白沙灣和尖風山的Hebe,是紀念香港開埠初期的英國軍艦HMS Young Hebe。)

出發登山前,先遊蠔涌車公廟,發現正在重修,全廟被藍白帆布圍起,而神衹則被請至廟旁的臨時神壇接受供奉。參考廟前的吉課表,原來重修工程已在10月開始,至2010年3月才開光,看來正好配合那年的太平清醮了。轉走迴旋處,沿車路經南邊圍走至水務站,便可轉入左邊,沿似是軍車路的坡路緩緩上走。走至近山坳,便可看到左邊的登山路口。見車路未完,倒好奇究竟通往何地,於是暫不登山,繼續沿車路,越過山坳,下走一段,原來是來到大片草坪。此處有人工堆砌的石陣,似是訓練場地,不知是否昔日軍事設施了。

回到剛才走過的登山口,起步往上走,初段也頗易走,但漸漸山坡變得陡直,部份更繫有粗繩,方便借力。幸好沿途是相連的高壓架空電線桿站,可讓人歇腳,並可趁機回望山下景色。高壓電線直往下伸,配合背後的白沙灣海港,倒有點似登山吊車的纜索呢。不斷往上走,已越過了122米的Hebe Knoll,錯過了探索的機會,但不想往下回走,只好留待日後再探吧。

不停地上走,到了16號的電線桿,山徑轉為繞山而行,稍為平緩,並可趁機看看對面的鷓鴣山。走過一段登山路徑,來到尖風山和葵坳山之間的山坳,便是昔日軍事遺跡的戰壕地帶。先跨過戰壕,朝葵坳山頂走。沿途雖有布條指引,但叢林也相當茂密,到了山頂,嘗試找測量柱不果,而頂上盡是樹木叢林,無從欣賞山下風光,只好循原路下降回戰壕山坳,轉探尖風山。

途中看到防衛遺跡徑的指示標記,相信是葉榕先生的功勞,令人佩服。沿山徑上走,途中回望葵坳山頂,果然盡是林木,相信若無人不時來開路,肯定很快便難越而闖頂了。山徑並非直上山頂,而是繞過尖風山,到達電線桿,才在此循隱若山徑,直往山頂走。尖風頂,和葵坳頂截然不同,雖然未見測量柱,但頂上有平地,並十分開揚,是極佳觀景台。在此可俯瞰西貢南圍北圍和白沙灣,看著星羅棋布的遊艇,將海灣填得滿滿的,相當壯麗。小片平地,正好讓人小休,仔細欣賞如畫的風光,只是遺在地上的煙頭,略煞風景。

循原路下降回電線桿,便可沿山徑往下走。途中可見機槍堡的路標指示,有興趣者大可逐一探索,不過部份位於叢林內,不易往遊,亦非今天的目標,因此作罷。下山山徑部份較陡直,但只要小心慢慢走,倒也不難。山徑最後下接白石窩新村附近,連接至清水灣道。見時間尚早,意猶未盡,但又不想費勁上走鷓鴣山,於是選擇沿車路經過壁屋監獄,下走打鼓嶺新村。轉接迂迴車路,緩緩下走莫遮輋。村內有袁氏家祠,內裡還紀念著袁崇煥這名將呢。沿車路轉往窩美村,探遊村內天主堂。這所建於1930年的聖母無原罪小堂,據說只在十二初舉行瞻禮彌撒,平日有否開放,就不得而知了。這村雖鄰近蠔涌,但由於信教,因此由蠔涌鄉(包括蠔涌、南邊圍、莫遮輋、大藍湖、蠻窩等村落)共同擁有的車公廟,他們並沒有參與,可見宗教信仰對鄉村組織及傳統活動,也有一定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