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走魔鬼茅湖

10/10/2010 - 天陰

重陽將至,趁著墳場熱鬧,再到魔鬼山探碉堡,並順遊歌賦炮台。續走衛徑繞過照鏡環山,轉接寶琳南路,先探昔日調景嶺警署變成的普賢佛院,再上茅湖山看廢堡。之後下走馬游塘,踏小徑往秀茂坪,嘗尋昔日馬游塘水塘蹤影。

相隔之前的「魔鬼走茅湖」,原來已五年了,於是再趁重陽多孝子,再度一遊。由油塘鐵路站出發,沿衛徑第三段車路上山,走至山坳,便轉左接小徑,開始往魔鬼山上走。在地圖板前,可左行直上山,但今天選擇右走,先到山腰的一處頹垣,一探相信是昔日的部份軍事設施,然後才沿畢直水泥小徑,上走歌賦炮台。這炮台位於山頂碉堡之下,有兩個炮床,一大一小,分別曾安裝了九點二吋和六吋大炮。炮台整體上保持得不錯,只是部份街坊將神像供奉在炮彈洞內,相當有趣。其實除了歌賦炮台外,山下鯉魚門石礦場附近,還有砵甸乍炮台,連同山頂的魔鬼山碉堡,和對岸的西灣炮台、白沙灣炮台及鯉魚門炮台,組成二次大戰時維港東面的一系列防衛設施,可惜結果仍難抗日軍的入侵。

離開炮台,捨衛徑按通往山頂的指示牌上走,經過和碉堡以戰蠔相連的機槍堡,很快便登上山頂。魔鬼山碉堡雖未被列為法定古蹟或歷史建築,但整體結構尚算保持,因此吸引不少街坊上來遊玩。有時對古蹟過份關注,因刻意保育而造成破壞,而無人理會下,反可得以歷久不變,真有點諷刺。沿圍牆繞走碉堡一圈,也得佩服昔日英軍的一絲不苟,經過大半世紀,建築仍很堅固,絕非豆腐渣工程。面對著維港的海峽入口,完全明白當時選址的道理,只可惜最後日軍從陸路來襲,英軍只好敗退香港了。

離開碉堡,下走回衛徑,輕鬆步過墳場地帶,繞過照鏡環山,便下降至澳景道車路。過馬路後轉右,繼續走衛徑,至山腳十字路口時,選擇不上五桂山,轉走右邊通往靈實醫院的小徑,繞山而行。途中有1977年修路碑,見證著昔日調景嶺的偏遠,和今日交通便利的情況,實難相比。小徑接上寶琳南路車路,很快便來到普賢佛院。這佛院為舊調景嶺警署,昔日哨崗仍在,只是頂上多了佛塔了,可惜佛院大門已上鎖,無緣一遊這警署。

離開佛院,沿寶琳南路稍往前走,便轉左踏石級上山,不需十分鐘,便來到半山的茅湖仔廢堡。這大石砌成的堡壘,有說是上世紀初在這一帶經營麵粉廠的Rennie所建(調景嶺亦因而曾被稱為Rennie's Mill),不過按古蹟辦介紹此建築時,認為「該構築物是在1898年英國接管新界前建造的觀測台,並曾有中國士兵駐守。圓形結構應為瞭望台,窗口的位置讓觀測者視線無阻,能觀察附近海峽的活動。瞭望台後的單層構築物應為掌管觀測台的官員的宿舍」。至今仍未有人能確證其歷史,可說是個謎,不過這古舊的堡壘,實在是現今香港少見的。

遊罷廢堡,續上走越過山頂,下降至五桂山前山坳的十字路口,在此轉走右邊草叢間山徑,經過一段墳地,便來到馬游塘村。走至近村口的寶琳路,轉往村西邊的法源寺,然後在寺前踏水泥小徑,穿河谷下出秀茂坪。按昔日地圖的標示,這河谷一帶應是昔日儲水作沖廁用的馬游塘水塘所在,沿途嘗試留意有否水塘遺跡,可惜未有發現,不知昔日水壩是否已隨著將軍澳隧道的興建而徹底消失呢。